计算机课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之探讨

文章来源:发表时间:2013年8月20日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其显著表现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在强烈的任务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学习,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了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关键词:任务、兴趣、、导演、自主学习、成就感
正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这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任务驱动”教学法。而计算机课的教学,更是突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掌握,计算机课的学习环境非常适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因此,计算机课的教学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更有其得天独厚的土壤。
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的教育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努力造就计算机应用技能型人才。近几年学校进行了一体化教学,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体会与大家探讨。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其显著表现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在强烈的任务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学习,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了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二、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步骤
1、精心设计,提出任务
“任务”对学生就是一种挑战、一种学习的“催化剂”。 “任务”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设计、编排非常关键。进行“任务”设计时,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融教学内容于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考虑设计好以下三个问题:(1)围绕已确定的主题设计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2)设计能将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3)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的发展的边界上(即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通过提问来引发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代替学生思维)。
俗话说“五个手指不一样齐。”中职学生都存在着差异。多任务驱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任务,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兼顾了不同学生的情况,重点面向大多数,也要照顾两极发展,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学有所得。具体可按照最基本的任务、提高性的任务和开放性的任务来进行设计。最基本的任务由教师给出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步骤,学生模仿教师按照样例完成。例如:在上PhotoShop课时,可以让学生制作书上的实例;也可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提高性任务要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例如:可以给学生一些索材图片,制作一幅宣传画。开放性的任务,教师只提出一些要求,其内容和形式完全由学生自己去组织安排。例如:可以结合社会上的各种标志的设计、封面的设计、广告的设计、产品的图标等,让每位学生尽情发挥、尽显才华。
2、激发兴趣,分析任务
爱迪生曾说过“兴趣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务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为落脚点,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这就要求提出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感兴趣,必须有吸引力。每一个任务中都包含着新、旧知识,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想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当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时,也就是他们要掌握的知识点,此时教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例如:现在学生都去上网,告诉他们网页我们也能做出来。在利用DreamWeaver进行网页制作教学时,让学生制作一个自己的主页,以达到学生熟练应用DreamWeaver基本功能的目的,并插入以前做好的Flash动画。提出任务后不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一些是以前已学过的,如网页制作,这些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如插入Flash动画,即隐藏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
3、启发思维,深化任务
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使学生完成任务而少走弯路,将主题集中在设计好的几个任务上,提高课堂的效率,进行必要的启发暗示还是需要的。可以只给出首尾而忽略中间。例如:在上PhotoShop课时,可以给学生一些索材和最后的效果图,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能得到最后的结果。不要害怕学生理解不了课本的内容,就算理解不了,也让他们试一试,不要轻易让他们吃“咀嚼过的东西”。当然,关键的步骤、特定的操作可以强调,否则学生不能达到目的,往往会产生畏难的心理,对任务的完成产生负面影响。
在教学时,教师讲解时间是很少,而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利用网络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度,对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出来的问题,以指导者的身份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单独交流、指导;对大多数学生的共性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学生的集体探讨、交流,增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相互协作能力,通过不同观点的阐述,以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自主与协作结合,可以更好地补充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个形象的比喻: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演”。 “导演”说完戏后,“主演”就可以自由表演了。有的学生已经完成任务还要启发他们,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或有没有更佳的效果,或有没有更美的创意,启发学生应用发散性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深化任务。
4、鼓励为主,评价任务
通常采用“学生作品”方式进行考核,保存在“文件夹”中的学生作品在教师组织下进行同学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分组讨论,集体讨论,先分组后集中,一对一双向交流、多对多充分交流等等方式进行。最后举行一个成果展示会,由教师组成评价组进行评析和点拨。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修改不足之处,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和思维方法,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不但从自己的思考的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还从别的学生的观点中得到启发,再加上教师画龙点睛式的总结,学生从不同途径中获得的知识一遍遍“回炉”,因而也一遍遍得到复习巩固,在学生头脑中所留下的印象也越来越深。
评价原则上以鼓励为主,只要积极参与,就要鼓励;只要努力探索,就要表扬。即“学生做的永远是对的”!要争取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探究行列,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计算机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其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会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不要忽视教学目标分析
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容易忽视分析,而只一唯地强调任务,但这样会让我们失去目标,失去方向。教学目标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任务驱动”是手段,是方法,而不是目的,终究完成教学目标才是真正的目的。一定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后,才能更好地设计任务、分析任务、完成并深化任务。
2、不要忽视教师指导作用
实施的过程中,不要忽视教师指导作用。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没有教师的“导”,学生也无从“演”。事实上,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如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会话交流和意义建构)若想要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的认真组织和精心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而是恰恰相反——这两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后,教师不是就万事大吉了,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走进学生当中,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
3、不要忽视学生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即如何设计出适合于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自主学习”本身反而易被忽视了。显然,这是一种本末倒置。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是掌握所学知识的“内因”,学习环境只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应由学生在适当的学习环境下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即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完成。
总之,计算机课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趋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一个积极、自主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和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通讯》
[2] 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2,(1)
[3]朱云霞,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2,(5)
[4]姜振安,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 职教通讯,2003,(7)
学校名称:大同机车技师学院 晋ICP备17004293号-1 电子邮件:tcgjjx@126.com 联系电话:0352-7164441 传真:0352-5092185
地址:大同市大庆路同兴街199号 邮政编码:037038 浏览器版本为IE7及以上或者Firefox进行浏览

晋公网安备 140202020001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