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大国“小工匠”】——16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3—9班开展“变废为宝”手工制作活动

文章来源:发表时间:2017年6月12日

1.jpg

生机盎然的五月天,可以说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16级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3—9班的同学们在班主任刘东尧老师的带领下,手持草图,挥动着剪刀,鼓捣着收集来的各式废品:废纸、旧水瓶盖、废旧易拉罐、废电线……誓将废品变废为宝!

 

当问及刘东尧老师设计此次活动的目的时,刘老师说:“为积极响应学院开展‘工匠精神系列教育’,培养学生‘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职业精神,我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学会发现身边的美,从而发起了‘变废为宝’手工制作活动”。

 

刘老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十组,第一组由陈鑫洋、刘征、马浩乾用废纸做天坛第二组康少杰、武晓鑫、门日春用废纸做纸篓第三组贾耀广、王鑫、仁志立、任勇唐国强、孙丽芳废旧水瓶盖做坦克第四组张宇、石子杨、张世宇、路科峰、仝晋龙用废旧纸筒做飞机模型第五组封满、何彦明、武佳宇、刘佳伟废旧牙签做小屋模型第六组陈琳芳、曹粉红、吴慧琪、陈昕、仝淑华废旧一次性筷子做房屋模型第七组白晓源、赵杰、魏富英用易拉罐做大货车第八组张新、赵培信、王玉春、王晓宇,用废旧易拉罐做飞机模型第九组杨炳坤、郭宇用废电线做自行车第十组王玉春废旧塑料瓶做花瓶。在整个制作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踊跃,各展所能,精心制作了一件件别具匠心的手工艺品。各种废旧纸张、废电线等在同学们的精心打造下,变成了一件件令人赞不绝口的作品。经过前后几周的构思、制作到成品的展示,各小组成员齐心协力、集思广益,在同学们的制作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创作热情,一件件废品在同学们的精心制作下变废为美,他们用双手践行了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活动最后,刘老师要求同学们撰写了此次手工制作的心得体会,将人文素养和职业教育融入学生培养过程,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

 

“变废为宝”,变的不仅是看似无用的废品,更是在更新我们陈旧的思想观念。此次,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循环经济等先进理念融入活动全过程,有利于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培育学生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久久为功、探索创新的工匠精神,为打造更多的“大国工匠”夯实基础。

 

教务处

张璐  刘东尧

2017.06.12



学校名称:大同机车技师学院 电子邮件:tcgjjx@126.com 联系电话:0352-7164441 传真:0352-5092185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大庆路一号 邮政编码:037038 浏览器版本为IE7及以上或者Firefox进行浏览